但你不可能没听说过联想这家公司,不可能没看过它遍布大街小巷的 Lenovo。这家公司曾是 PC 电脑( 个人电脑 )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厂商,绝对的王者,也在港股上市过,收购 IBM 旗下 PC 业务 ThinkPad,一时间风光无限,曾是华人的骄傲。
但就在过去的这个国庆假期,联想集团做出了一件让人觉得匪夷所思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
9月30日,联想集团提交上市申请获受理
10月1日-7日,联想集团全体员工国庆放假
10月8日,联想集团撤回上市申请,终止上市
从获得受理到终止上市,这期间虽然有 8 天,但刨去国庆长假,时间也就才 1 天。如此短的速度,联想创造了历史。
在市场诸多的质疑声中,联想集团10月10日解释了自己撤回科创板IPO申请的原因:
“在提交上市申请材料后,考虑到公司业务规模及复杂程度,招股书中的财务信息可能会在申请的审阅过程中过程失效。同时,谨慎考虑最新发行上市等资本市场相关情况后,决定撤回上市申请。”
上市即退市,浪费企业成本和人力成本
一家企业准备上市要经历:组织准备、业绩准备、财务会计准备、制度建设准备这4个方面,同时这4个方面的工作量只要经历过的HR,都知道压力有多大。
少说2年,多的话可能是3-5年。
具体需要准备的内容可能有:
1、必须调配专门的人才,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从事这项工作;
2、上市工作小组一般由总经办、财务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选派3-5人成相关工作;
3、企业所经营的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进行规划,最好能够做到每年增长30%以上;
4、企业每年剔除非经常损益后的税后净利也要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一般来讲,上市前每年的增长幅度应在30%以上;
5、……
小e了解到,为了准备这次上市,光请各种中介机构,联想起码花了3000万,甚至可能上亿。联想的保荐机构是中金,不能说进了保险箱,中金的保荐成功率9成以上(但今年莫名不顺,联想是其不过的第七单)。
各路人马累死累活,尤其是财务人员,把所有报表账簿凭证都梳理了一遍,苦战近250天,但仅用1天,它就不上市了。
这属实是在浪费企业成本和人力成本啊!
退市,暴露出企业更多的问题
1、研发投入问题
第一点就是研发投入问题,研发投入只有不到3%,这就有点太寒酸了,要知道,200家科创板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占比为15.63%。
华为这样的超级大企业,研发投入也超过了15%。
所以这么低的研发投入,你很难长期保持优势。
2、高管薪酬问题
别的上市公司,老板们的薪酬都是几百万,偶尔有几家破千万的已经被大家骂死了,而联想的高管薪酬,普遍都在几千万以上。
网传CEO杨元庆的薪酬大约相当于人民币是1.69亿,其中分为基本薪酬130万美元,酌情奖金为585.5万美元,长期激励奖励为1844.8万美元,退休金计划供款13.7万美元,其他福利42.5万美元。
有人还做了个比较,杨元庆的薪酬远超苹果CEO蒂姆库克的1400万美元,超过了85%以上,但问题是库克接手苹果之后,让苹果的市值增长了十倍,而杨元庆带领的联想,这10年来股价才涨了一倍。
苹果市值25000亿美元,联想市值才100多亿美元,那你凭什么拿那么高的年薪,而且不光是杨元庆薪资高,联想其他高管们收入都很高,加在一起,一年薪金的支出就差不多10个亿。
那么你上市融资那点钱,都不够给你们发工资的。
这样不合理的薪酬设计,难免不让人质疑。
3、触碰信任底线
无论联想能不能上市科创板块,一切已经发生了大变化,因为联想触碰到了一个底线。
这个底线,叫做信任感。
用商业的话来说,叫做信用资产。联想所做的一切,不管是高管的薪酬还是临时的退市,在普通人眼里看来,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对于证监会,对联想的上下游合作伙伴,对联想的员工,这样的行为像是儿戏一样。
联想2019年的资产负债率为86.34%,2020年为87.37%,2021年则达到了90.50%。今年6月公布的一季报显示,资产负债率为89.72%,这居高不下的数字比恒大还高。
这样下去,联想真的会让人失去联想。
在硕大的市场中,所有的交易的前提都是讲信用,没了信用,所有的一切都无用。如此高的负债率,信任对于联想也变得至关重要。
时代已经不一样了,靠着大品牌背书拿各大企事业单位批量采购过好日子的年月已经过去了。
客官们
喜欢这篇文章
记得点赞分享鼓励一下哦~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文章整理自网络